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电子论文 > 正文

计算机应用论文--浅议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途径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22:31人气:

齐安智 沈青松

摘要: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将所学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而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教学内容过分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弊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汲取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分层次组织计算机基础教学,借助网络平台采用各种辅助教学课件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和高素质现代化建设人才。
关键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法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当前,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高等学校都在努力探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途径,其目的是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既具有深厚专业底蕴又具有较高驾驭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然而,各高等学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处现状存在有很大差异,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结构设置不太合理,没有兼顾到各专业的不同需求,教学学时缺乏有效的弹性机制,千篇一律,不能结合专业性质及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计算机基础教学学时;其次,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规范统一,使得教师无法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将本专业的前沿内容反映到课堂教学中来,甚至有些技术内容已严重滞后,随之必然带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落后;再次,在教学管理上由于资金、人员、设备的
不足,造成支撑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平台相对软弱,有些专业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较强的管理理念无法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因此,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后果必然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或教学质量下降,其结果导致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建设人才。所以,要想扭转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落后局面,以期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必须下大力气,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调整和改革,及时将大量全新、先进、实用性强的理念和实用技术引入到日常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加大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出一条符合当今社会人才需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之路。
二、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统一”,不能及时引进计算机新技术等内容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由于过分强调内容的统一,致使各院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基本是按着教育部制定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大纲安排落实日常教学活动。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在20 世纪后 20 年间为计算机技术在科技领域里的普及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计算机基础教学已逐渐显露出教学内容单一、实用性差等弊端,课程安排无法及时将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再现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满足高等学校各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特殊需求,所学的内容无法及时应用到相关专业领域中。其次,计算机基础教育没有考虑文理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掌握的实际情况,教学形式千篇一律,不分层次,教学内容缺乏前瞻性、实用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来组织教学,造成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和成绩不理想等尴尬局面;再次,选取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以工科院校采用的教材为蓝本,教学内容、案例基本上和学生学习相应专业的需求毫不联系,因此,很难满足高等学校各专业的某些特殊需求,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仅作为公共课开设
20 世纪 80 年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快速普及,各高等学校分阶段、分层次纷纷开设了作为公共课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实践证明,通过开设这些课程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迅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对于加速计算机技术在科技领域里的应用、对于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该技术在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若仍将其作为公共课程的设置已不合时宜,计算机基础教育和各专业的实际需求相融合已成今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流方向。只有淡化、模糊计算机基础教学“公共化”的概念、向着专业需求的方向发展才能使这门学科更具教学活力。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更新,使专业学科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发展的必然,而且借助这样的融合优势不仅明显提高各专业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更主要的是还可使这门学科在各个专业领域更具有发展空间;其二是在高等学校涌现出大批既有专业知识又通晓计算机应用的专业复合型年轻教师。他们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驾御计算机的高超能力,这些都对作为传统公共性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分专业、分层次组织教学,促进教学内容多样化
鉴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所处的现状,为了尽快使教学走出低谷,可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学习基础各异分层次组织教学,并结合不同专业弹性安排教学内容。首先仍以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切入点,为各专业学生系统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用途和开发软件的设计思想,使学生对计算机学科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建立学科全局观,这既有利于学生对日后的深入学习做出选择,也有利于他们对各学科分支在学科结构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的透彻理解。在完成这一基础阶段的教学后,可根据不同专业分层次安排教学内容。对于理论性、工程性及科学研究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水利、信息技术等专业可加大程序设计课程(如 C++,VB,网络编程语言 Java 等)、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各种常见的数据库结构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内容的授课比重,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开发的能力等;而对于应用性较强的文科及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以计算机在各专业学科实际应用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可多讲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如 Word,PowerPoint,Excel,网络应用等方面的实用技巧、Authorware 和 Flash 等多媒体技术在现场模拟设备运行等知识、作物和生物生理变化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动态网页制作和文档的上传和下载等操作技能。
(二)借助网络平台,积极引用及时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校园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法”的时机已基本成熟。这种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教学平台的一种基于网络学习任务(Web- Based- Studay- AssiGnment)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之间的互补和互动进行教与学的形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与学生紧密联系在课堂学习的周围;学生则是以自主学习的姿态成为知识的寻求者和研究者。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师生间的讨论以及学生间的讨论为主要形式,以此提高教学成效。自主学习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往前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随时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网站上的教学论坛、E- mail 等)和教师进行直接双向沟通和交流。采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兴趣不高、丧失学习热情之弊端,同时也可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为其量身定做教学内容,进而在师生间形成一种新型的研究、探讨式的互动协作关系。
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向着多元化、专业化发展趋势的加快,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肩负起改革重任,为国家培养出真正高质量、复合型和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张 森 论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今后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5,(10):9-11
[2]佘立中 赵建华 及时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6,(2):76-77
[3] 陈文冠 论高等学校基于网络 CAI 教学的发展与定位[J].高教探索,2006,(5):56-57
[4] 朱 勇 改进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4):61-62.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