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理工论文 > 正文

探讨在岩土勘察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22:09人气: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地质体,现有一般勘测手段和方法难以直接检查和观察。大多数岩土体是各向异性、非均质的,且受力状态复杂,岩土工程类型及其施工、勘察和设计方法繁多,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场地自然条件的多变性,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有很多,其勘探工作的实施要正确反映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地质勘查;岩土勘察;技术问题;措施

  正文

  一、 引言

  我国开始实施岩土工程勘察体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与地质勘察工程相比,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仅应结合施工条件、工程设计进行分析评价和技术论证,还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服务于工程建设。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地质体, 现有一般勘测手段和方法难以直接检查和观察。大多数岩土体是各向异性、非均质的,且受力状态复杂,岩土工程类型及其施工、勘察和设计方法繁多,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场地自然条件的多变性,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有很多,其勘探工作的实施要正确反映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勘察目的不明确、对技术要求理解不充分。

  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阶段)目的是为拟建建筑物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做出评价,一般主要技术要求有如下几点:

  (1)查明场地地基土的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做出评价;

  (2)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判别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有无腐蚀性;

  (3)判明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4)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深度并提出处理方案的建议;

  (5)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经济、合理的建议;

  (6)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预估单桩承载力,提出桩的类型及施工方法等建议;

  (7)提供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计算、基坑围护及降水设计所需的有关参数;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工程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明确规定详勘时应“搜集附有地形和坐标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规模、性质、结构特点、荷载、埋置深度、基础型式、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然而在实际勘察工作不少勘察人员往往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不重视勘察过程中查明的内涵,对技术要求理解不充分,不少勘察拟建工程的规划地坪标高、勘探点坐标、结构形式等情况不清,设计单位对勘察的技术要求缺乏,报告前期资料收集不全,从而导致对涉及公众利益方面的环节、安全不够重视,忽视对工程场地不良地质、原有地形地貌作用及地质灾害调查。

  如某住宅小区,人工渔塘较多,原为丘陵地带的山间盆地,堆填后用于住宅开发。某勘察单位不向附近居民访问,也没有搜集原有地形资料,仅根据钻探成果推荐了天然地基,施工开挖发现勘察报告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原来建筑物的所有钻孔均布置在塘堤上,致使业主不得不进行基础变更。

  如某勘察报告中场地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在平面布置图上不标示,在工程场地内有多个钻孔遇到防空洞,防空洞距地下室底板仅三米,在报告中不提请注意,又不予以评价、查明,致使建筑物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又如某住宅小区位于基岩区,具备采用天然地基的良好条件,但某勘察单位钻孔控制深度竟然比建筑物高度还要多,为场地类别划分进行的剪切波速测试竟然测到微风化岩层。勘察人员在工作中存在极大的盲目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2、勘探测试取样及勘探工作分布不合理

  岩土工程勘探测试取样间距及勘探孔深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为施工、设计提供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及地质勘察成果,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关系到基础设计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岩土工程勘察包括现场钻探、原状土取样、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方面,同时重视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执行,且必须结合地区经验,才能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对不同构、建筑物的勘探点、勘察间距的数量、深度及位置布置勘察规范中都有明确规定。不按规范要求设计勘察点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十分普遍,甚至于在建筑物角点、周边孔深不合要求、且有勘察点孔距超规范。如某桩基工程建筑勘探取样孔数量小于勘探孔的三分之一、取样和测试样本数达不到数理统计及对需要进行液化判别的数量要求,勘探孔孔深达不到《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深度要求。不按《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进行,一些勘察企业在承担业务时,对软弱下卧层不进行取样分析,甚至于为表面上满足不少于件组的要求而将应当分层的层位加以合并,对数据的变异性不作剔除、检验。对所取试样不及时送检、标识、封蜡在取样数量上钻规范空子,不管地基土状态如何,不论场地范围多大,只求满足侧试或取样件六次的低层次要求,根本不考虑取样、测试的均匀性和代表性。这样勘察结果对设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结果的合理性自然值得推敲。另外,无谓增加勘察工作量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不考虑勘察等级而一味地追求钻探进尺也是存在的。

  3、勘察人员对勘察过程认识不足。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过程主要分为搜集资料、野外勘探施工和资料整理三个步骤。如果说勘察成果报告是一件艺术品,那么搜集资料是为这件艺术品创造构思,材质选择提供依据;勘探施工过程就是该艺术品的材质构成,其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艺术品的质量状况;资料整理则是对艺术品的精雕细琢,提高艺术品档次的步骤了。因此,勘察人员在工程勘察中既要有技术方面的知识,又要有艺术层面的认识,但不少勘察人员对这方面存在着不足,甚至缺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地质形态的状况认识不足,地质形态主要有不明的地下物体、空洞、暗埋的沟浜等。如在土层钻探中遇到岩石,不少勘察人员会认为钻至基岩了,没有意识去分析周边地质资料来确定是孤石是下覆基岩;又如软土地区勘察中某勘探孔浅层土层较其他孔较差,勘察人员不知分析该部位是否为暗塘,不去查明其埋藏深度和分布范围等。

  (2)地质界面的划分不合理,有些勘察人员对岩石和岩土体风化程度、不良地质体的界面以及软弱结构面进行合理的区分和划分。有时候因地质界面划分不细致,同一土(岩)层性质状态跨度较大,而导致岩土参数取值不合理。

  (3)综合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室内和野外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归纳总结、辨别真伪的能力,缺乏结构设计、建筑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三、探讨问题的对策

  (1) 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再教育并形成定期制度。

  (2) 在方法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能只依靠传统的单一勘察手段,应综合采用工程地质坑探、钻探、测绘,合理地运用、选择工程物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重视遥感在勘察中的应用等。提高勘察精度,各种勘察手段的思维和综合应用的多样性,全面反映勘察场地各种地质体的界面、形态、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及物理力学特征。

  (3) 重视勘察现场的原位测试和岩土取样工作。原位测试和岩土取样成为解决岩土工程勘探技术问题的重点,也是岩土工程勘探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这首先是因为分析评价的基础是测试数据,没有适用、可靠、完整的测试数据,一切分析评价都是空中楼阁。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决定于计算参数和计算模式,计算参数比计算模式更重要。第二,岩土工程测试有较大难度,在样品制备、钻探取样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受力环境差异和扰动,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岩土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是非均质体,测试结果应具有代表性。

  (4) 重视地质钻探的过程控制。岩土工程勘探中的地质钻探仍是目前最有效、最主要的勘察手段之一,所以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层条件、岩体和测试、取样要求对钻孔进行设计控制,以达到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满足技术要求的目的。

  (5) 加强各种原位测试新技术和岩土测试的应用,加强监测技术和使用施工检测,确保所提供的岩土施工参数和工程设计的可靠性。

  四、结语

  提供各种相关的技术数据,查明情况,评价和分析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并提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建议,以保证工程建设高效、安全运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任务。

  五、参考文献:

  [l]藏一鸣.《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J].福建建筑.2004.

  [2] GB5002l-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余健明.《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谭克文.《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高大钊.《岩土工程标准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7.(8) .

  [6]林宗元.《简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