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理工论文 > 正文

浅析小区停车解决办法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22:10人气: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关于小区停车的规定和几种常用的停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浅析;小区;停车;解决办法

  住宅小区内的停车规划的重要性已经无可非异,这就需要规划师,建筑师结合整个小区的规划,根据住宅小区规模和近中远期发展要求,合理确定停车场(库)建设方式与大小,考虑居民需求的定位、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以及住宅小区的环境等多个因素,通过精心设计才能达到总体上的优化,使停车规划具有超前意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 我国法规中关于小区停车的规定

  目前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上,可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93 2002 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的规定考虑机动车的停放问题,此外不同省市地区大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具体的、相应的地方标准,设计时应两者兼顾,满足各方要求。

  1.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规定

  《规范》8.0.6中规定,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8.0.6.1 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8.0.6.2 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 10%;8.0.6.3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8.0.6.4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1.2 各省市地区出台的地方标准中的规定

  除上述“规范”规定,不同地方又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11)中规定,普通住宅(含公寓)0.5 车位 /100平方米,现对停车位设计要求有所提高,即)2车位 /3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停车率指标的制定,不能一概而论,应当考虑区域经济的差距,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城市的住宅区对停车需求的差别应当在指标上有所区别。

  不论是《规范》还是各个城市做出的规定都对居住区停车制定了相应的基本标准,而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要求我们在满足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应该以动态的、发展的思路来考虑,做出相应的分析,《规范》的运用应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2 停车方式的类型与选择

  目前城市住宅小区中存在以下几种停车方式:

  2.1 机械式停车

  这种方式可解决大量停车问题,其优点是占地面积最小,车辆存放安全性高,拆卸方便等,其不足是占用一定数量的用地,投资较高,存取不方便,操作相对复杂,有些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目前住宅小区中还未普及。

  2.2 半地下、地下停车

  其优点是人车分流,地下停车,地上绿化,能极大改善小区的环境质量,且能隔绝噪声,减少废气,便于统一管理。缺点是造价高和施工工期长。但应看到其投资是一次性的,而其综合效益是持久的,地下停车库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再远些甚至会发展地下立体停车库。

  2.3 室外地面停放

  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经济、最常用的停车方式。地面停放又分为路边停车、住宅前后空地停车和地面集中式停车场等。a.路边停车。这种停车方式增大道路用地面积,影响交通,常用于夜间临时停车;b.住宅前后空地停车。这种停车方式视觉效果差,给人以停车场的感觉,破坏住区安静和谐的环境;随着新建小区配套规划的完善以及对小区景观品质的要求,此停车方式将越来越少。c.地面集中式停车场。这种停车方式投资较少,存取较为方便,但对居住区环境影响较大,侵占绿地,占用大量可利用的住区用地。

  在机动车数量较少,停车问题并不突出的过去,车辆室外地面停放曾经是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停车的主要方式。但其缺点亦相当明显,车辆安全性差,易于遭到破坏与偷盗,引发社会问题;而且车辆日晒雨淋、天长日久,不利于保养。

  2.4 住宅底层或架空停车

  这种停车方式中首层成为联系住宅组团内外的全步行空间,对改善居住环境有所帮助,但停车对住户有干扰;有些住宅楼间利用平台联系的可在首层平台下停车,既减少干扰,又提供户外活动场地;

  3 小区内停车场(库)的服务半径

  停车场(库)的合适服务半径是根据人的步行疲劳程度推导出来的,以合适的距离作为人们到达停车场(库)的步行长度,避免过大的服务半径使人疲惫。《规范》中规定,住宅区的停车场(库)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人们大都希望就近停车,据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 85%的人不愿意到与住宅水平距离超过110m的停车库(场)停车。停车场(库)的服务半径往往是停车场能否被充分利用的重要前提,不过也应注意到,停车处距离家门100~200m,让人们在步行回家途中参与社区交往,有利于提高小区活力,如果我们注重从停车场(库)到住宅出入口的步行环境质量,让居民有一个舒适的步行环境可适当增加这个距离。一般来说,用居住户数乘以居民小汽车的拥有率即得到一定范围内的小汽车停车需求量,以此确定停车场(库)的规模及合理的服务半径。

  4 停车场(库)与路网体系

  小区交通组织要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停车场(库)做为静态交通设施,对动态交通设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停车场(库)应避免干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侵占绿地,可采用多种停车方式,宜优先采用地下停车方式,尽量做到就近停车。动态交通组织与道路布置应重点解决好居民活动与车辆流向的关系,避免或减少相互交叉干扰。如大连远洋华南广场北部餐饮城商住项目采用内外道路相结合的骨架,区内主车行道宽9m。小区交通系统人车分流,出入方便,互不干扰。小区内共有 1829 辆机动车停车位,其中住宅停车位1667 辆(0.6 辆/户),公建停车位 162 辆(0.5车/100 平方米公建)。分为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地面停车以小区规划路为主,沿公建布置,以供临时停车用)。停车场(库)和道路如同水库和河流,车辆进入停车场(库)须由周围道路来疏解,停车场(库)车辆集中进出时增加周围道路的交通量,加上道路正常的交通量,如严重超越道路交通容量,将使停车场周围道路陷于瘫痪,同时也影响到停车场(库)的使用。

  在具体设计中采用人车分流还是人车混行,是集中设置停车场(库)还是分散设置,应针对不同的路网体系采用不同的停车方式。

  5 结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城市普通家庭。2010年5月28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参加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时发表演讲表示,我国最晚2011年就能实现75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按保守估计,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能够达到4.9亿辆左右。按照国际惯例,停车位与车辆的比值应为 1.3:1,依此推算,目前中国需要超过 9750万个车位,2011 年购买汽车的人仍在继续增长中。在小汽车时代来临之际,探讨居住小区的停车问题,停车方式,停车规划布局,做出合理的小区停车场(库)设计,无疑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2] 张东辉,张少峰.居住小区停车问题研究[J].中外建筑,2004,2.

  [3] 林东杰.关于住宅小区停车问题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05,4.

  [4] 闫寒.建筑学场地设计[Z].2006,4.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