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农业论文 > 正文

畜牧职称论文发表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22:47人气:

  摘要介绍了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及症状,总结了其护理技术,以期为奶牛蹄病的护理及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文章发表在《中国畜牧兽医》上,是畜牧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奶牛;蹄病;发生原因;护理技术

  在奶牛饲养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维持牛蹄的健康。为了保持牛蹄的健康,需要有专门的预防性保护蹄的措施。现将奶牛蹄病的中国畜牧发生原因及护理技术总结如下。

  1发生原因及症状

  由于奶牛生活在复杂的内外环境里,随着年龄增长、泌乳、产仔等新陈代谢,内外侧蹄在形态结构上发生显著变化;加之生物力学的作用,导致外侧蹄过度负重,这一异常刺激,必然引起负重角质增生,出现明显的“超载”现象。如不进行功能性修蹄,特别是舍运动量小,蹄底不断增生增厚,与内侧蹄相比,外侧因负重面不断增加,内侧蹄不断减少,后肢负重轴发生改变,而引起蹄骨位置变化,导致蹄底部位组织损伤。这是进行功能性修蹄的主要原因。此外,营养不良,造成牛体体质弱,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衡,钙、磷供应不足,造成蹄角质疏松,从而产生蹄病;牛舍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善,牛蹄长期浸泡在粪尿泥水中,造成牛蹄软化,产生蹄病;运动场所不平,牛蹄被尖锐物划伤,造成细菌感染,产生蹄病[1]。牛蹄病表现症状:初期病牛频频提举病肢,或常用病蹄敲打地面。站立时间短,行走有病感,跛行。后期,体温升高40~41 ℃,食欲减退,喜卧而不喜站立,深部组织受感染,跛行加重,严重消瘦,产奶量下降,蹄壳脱落,腐烂变形[2]。

  2护理技术

  2.1牛蹄护理

  奶牛常见的4种蹄病有蹄叶炎、趾间皮炎、趾间蜂窝质炎、上皮炎。前2种蹄病可以在大部分奶牛场都能发现,这是中跛行的主要疾病。据不完全统计,遵义奶牛场,每年因蹄病死亡的牛占所死亡牛总数的23%。蹄病中,趾间皮炎占31.5%,蹄叶炎占34.2%,趾间蜂窝质炎占21.7%,趾上皮炎占12.6%。因此,蹄病发生率高,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产奶量和繁殖能力。为了提高产奶量和减少蹄病发生,必须对蹄进行护理。牛蹄护理关键是做好经常性的修蹄工作,达到预防和治疗蹄病,使奶牛有一个健康的四肢和蹄。对牛蹄进行定期正确修剪,在管理上做到科学化,采用正确的饲喂方法,注意营养平衡搭配,改善牛舍、运动场所卫生条件;对严重的病牛蹄进行蹄浴,甚至对病牛进行隔离,从而控制牛跛行的发生[3]。牛蹄的护理最关键的是修蹄。牛蹄角质层在保护肢蹄、承受体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赘生角质层起着危害作用,对于外侧赘生角质层的形成趋势是难以控制的,而且生长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下功能性修蹄就显得非常重要。修蹄就是去掉赘生角质层,使之能保护肢蹄承受体重。

  2.2正确修蹄

  所谓“正确”是按特定部位是否角质层赘生、创伤、溃疡、白线缺损来判断怎样修剪。功能性修蹄就是去掉蹄底赘生角质层,降低外侧蹄的厚度(高度),纠正负重轴,减少外侧蹄的负重量,打破恶性循环。一年进行2次功能性修蹄,使外侧蹄与内侧蹄处于同一水平线,达到正常承重。最佳修蹄时间第1次在干奶期间,第2次在产犊后3~4个月。如果未进行功能性修蹄,蹄底负重愈来愈大,蹄底长期摩擦,就会出现创伤,逐渐形成蹄底溃疡,细菌与毒素不断对组织作用导致组织病变。蹄叶炎引起白线缺损,细菌在缺损白线内生长繁殖,而且不断延伸到组织中。这就必须进行治疗性修蹄,去掉死亡角质层,使污垢杂物不至于长期停留于白线内,注意在缺损的白线内深度挖掘。尽可能地降低特定的厚度(高度),使内外侧蹄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使病灶蹄得以适当休息,继而康复。在饲养与卫生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蹄底病灶比较严重,甚至发生溃疡,又不能通过修蹄使内外侧蹄产生高度差,这就必须在健康的内侧蹄上钉上皮掌或木掌,人为创造高度差,使病蹄得到休息。

  2.3药物治疗

  奶牛蹄药物洗浴,用10%~30%硫酸铜溶液或3%~5%福尔马林液洗净患蹄,涂以10%碘酊,用鱼石脂涂布于蹄趾间部,装蹄绷带。如蹄趾间有增生物,可用外科法去除,或以硫酸铜粉、高锰酸钾粉撒于增生物上,装蹄绷带,每2~3 d洗换药1次,通常7~10 d痊愈。当奶牛患急性腐蹄病时,可用抗生素和磺胺进行全身治疗。金霉素、四环素按0.01 g/kg,体重或磺胺二甲基嘧啶用0.12 g/kg体重,一次静脉注射,每天用1~2次,连用3~5 d。而且病牛要隔离饲养。将患牛蹄部修理平整,找出角质部腐烂黑斑,用小刀由腐烂角质部向内深挖,一直挖到黑色腐臭脓汁流出为止。再用硫酸铜冲洗患蹄,内涂10%碘酊,再放入高锰酸钾粉或硫酸铜粉,装蹄绷带[4]。如患牛食欲减退,为消除炎症,可静脉注射葡萄糖、5%碳酸氢钠500 mL,或40%乌洛托品50 mL。当患牛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治疗。碘胺嘧啶按50~70 g/kg体重,静脉或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注射3 d。金霉素或四环素按0.01 g/kg体重,1次静脉注射。为了解除酸中毒,防止败血,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 000~1 500 mL,5%碳酸氢钠液500~800 mL,25%葡萄糖液500 mL,维生素C 5 g,1次静脉注射,每天1~2次,则可治愈。

  3结语

  奶牛蹄病与饲养管理和牛舍卫生有关,故蹄护理首先加强这两方面的管理。蹄病会导致奶牛繁殖力降低,产奶量下降;奶牛生长、发育缓慢,乳腺及产红热增多。一般的后肢外侧蹄负重较大,90%的外侧蹄易发生蹄病;前肢内侧负重较大,90%的前肢内侧蹄易发生蹄病。虽然奶牛蹄病常发生在后肢外侧蹄,然而在舍饲条件下,前肢蹄角质被破坏过度生长,也不可避免,因此前肢功能性修蹄不可缺少。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持和运动器官,经常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保障蹄健康。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高产、稳产和使用年限。

  4参考文献

  [1] 白鸿雁.奶牛蹄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26(5):49-50.

  [2] 杨淑萍,秦建玲,刘文韬,等.奶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0(2):100.

  [3] 郭保庆.规模牛场奶牛蹄部常见病的综合防治[J].北方牧业,2010(3):23.

  [4] 李文.奶牛蹄病的预防与保健[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4):44-45.

  畜牧职称论文发表须知:《中国畜牧兽医杂志》获奖情况:1996年被农业部评为“95中国出版成就展”参展期刊,并被评为全国农业优秀科技期刊,1998年在首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总分第1,获1等奖,2002年被中国期刊协会农业期刊分会和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农业优秀期刊”。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