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文史论文 > 正文

借鉴国外动画创作技巧和运营模式的必要性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9-25 20:19人气:

  摘要:中国动画的发展初期有着它夺目的光辉,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影响,发行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区。中国动画片也在世界动画片的轨迹当中,与世界动画发展保持一致。目前,在日本欧美等外来动画作品的冲击下,中国动画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面对现状,中国动画制作者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必须找出国产动画的不足之处,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改进动画制作及产品经营,才能更好的发展国产动画。

  关键字:角色; 数字化;品牌;宣传

  动画片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但动画片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个个鲜活的动画形象,充满个性的人物角色。这里就以动画片的角色造型为例来分析合理借鉴国外经验的必要性。

  1、借鉴国外动画造型的设计特点,结合我国传统,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角色。

  在动画片里,最基础的设计便是人物造型设计了。

  欧美的动画人物造型设计并不仅限于人物造型特征和其性格特点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动画人物角色所给人促发的想法,这些想法是符合其性格、背景、环境,还是新奇的。举例来说, 在迪斯尼的动画片中,最常见的几位明星有米老鼠、唐老鸦、古菲等。除了注意他们造型尺寸,还特别强调它们风趣幽默、滑稽可笑的表情、动态。古菲就是一个代表:头顶有两根细长的头发冒出来,帽子是一种古老的式样,约有一个头高的耳朵自然垂下,可随意摆动,外罩衫是一种古老的龟颈式样,一只眼睛较另一只低垂,富有表情。这种搭配很是幽默。它的裤子随意的穿着,衣服不太合身,一副弯腰驼背的样子。衣服上缀有补丁,显出它的古老和破旧。手指长且戴手套,大鞋配合它的长足,有时双腿不平衡站立着,更显出它的滑稽逗趣。造型是很重要的,通常就因有细微的差别而有了不同的感受。传神个性的设定,给角色造型设计增添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感和生命力。

  中国动画里早期有很多成功的角色形象设计,1979年制作的动画片《哪吒闹海》,在保留中国传统风格的同时,力求使其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哪吒闹海》的主要角色有哪吒、李靖、龙王和龙太子等。这些人物角色的造型,多吸收民间门神,寺庙壁画的形象特点,具有典型的装饰风格,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风格。例如哪吒,一件勉强遮挡小腹的红兜肚,臂膀上缠的混天绫,颈项上那金灿灿的乾坤圈处处体现着浓浓的中国特色。

  2、高科技数字化的发展应用与传统制作方式的结合。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传统动画技法的进步与文化内涵的深入外,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为动画产业状况和艺术状况的转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尤其始自1994年的CG技术,促成整个动画美学的急速更迭,1995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更是具有革命性意义,它是首次全部使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电脑动画的精密程度在本片中充分发挥,从影片中的各个景物,到角色的所有表情都是由电脑制作而成,这项创举也让本片导演得到一座奥斯卡特殊成就奖。

  而1996年的《咯咯咯的鬼太郎》则是日本最早开始数字化的动画片。该片除了原画、动画以外,所有的制作步骤全部数字化。老牌的东映动画公司作品中也开始部分使用数字技术,并于1998年正式由“东映动画会社”改称为“东映ANIMATION”,之后,数字的电脑技术在其生产中得到了全面的运用。

  3、树立国外动画角色的“品牌化、经典化”的经营理念。

  最近十几年中国动画有量无质,每年的动画影视作品非常多,但是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确寥寥无几。在数量和投资上可谓不俗但在质量上却让人实在不敢恭维。与美国与日本的同类作品相比,差距极为明显。例如号称“中国CG动画电影第一片”的《魔比斯环》,虽然投资1.3亿元,但是公映不久便被同期的《加菲猫2》轻松超越,本片应该算大投入大制作的动画,但收益却与投入不成正比。且不说《魔比斯环》故事老套,其角色形象的设计也不是非常优秀,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早期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创造了一个中国动画的黄金年代。《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舒克和贝塔》也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心目中的动画英雄。然而在经过了这一段黄金岁月之后充斥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的动画形象却已经换成了米老鼠、机器猫、圣斗士、皮卡丘等这些外来人口了。可见我国不乏优秀的动画角色形象,只是其存在影响的时间较短,只有巩固动画角色的存在地位,延长其影响时间,使形象更加深入大众的心中,才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品牌。

  4、借鉴国外动画的“宣传方式”,推广发展动漫周边产业。

  如果动画片可以把价值开发拓展到相关的电子游戏、玩具、光盘以及电视剧和电影等方式的话,把一部成功的动画片理解为一座金矿也不为过。比如《龙猫》这部动画片,它是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创作的一部动画片,而他们也把此片的周边开发做的淋漓尽致,除了相关音像制品,还有玩具、手办、饰品,服装等等,甚至像迪斯尼乐园一样开发建设了一个吉卜力美术馆。再比如前几年国内各电视台播放的《神奇宝贝》,在黄金时间播放并创下收视高峰,一时间出现了《神奇宝贝》周边产品在市场上大卖的情形。光盘、海报、拼图、T恤、钥匙扣、手机卡等等,这说明国内不是没有发展的条件,而是缺少思想观念的彻底更新,应该将动漫产业当成一个全新的市场文化来看待。

  日本的动漫产业模式正是如此。日本的漫画出版量是世界第一位,其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与之息息相关的动画产业,则借助漫画产业这一巨人的肩头,迅速而全面地发展起来。

  在日本,一部成熟而畅销的漫画书会先连载发表,里面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早已深入人心,在通过长期的大众传播,会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追星族”或“发烧友”,而这些人则成为潜在的影视铁杆观众。当漫画题材一旦被改编成动画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映后,读者就变成了观众,他们在关注漫画连载的同时,也会关注动画片的播放。由于他们已经在心理上接受了其人物形象和情节模式,所以动画片看起来也会津津乐道;当观众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改编成“剧场版”公映,所谓剧场版,实际上是以早就深入人心的动画电视剧为基础进行改编创作的动画电影。这是一种极其讨巧的方式:电视连续剧的长期播送,已经培养了固定的收视人群;而稍作改变的故事情节,又会引起铁杆观众的津津乐道;另外,成熟的电视剧基础,使制片费用可以压到最低。

  近几年《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市场运作中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而他们借鉴的正是日本产业化的流程,动画片、漫画书、电影、还有相关的衍生产品等,而盈利正是靠着电影之后的衍生产品,市场是最好的衡量标尺,现在小孩都在看这个片子,买带有喜羊羊形象的产品,这不是老师家长硬逼着喜欢的,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以市场为准绳的的模式作为一种行业范本,已探索出一些路子来,在这里,《喜羊羊与灰太狼》是成功的,从商业角度而言他是成功的。

  由此可见,中国的动画从业者有必要参考借鉴国外先进的动画创作技巧、经验、以及运营模式,选择性的吸收合理的借鉴,为己所用,不可急于求成,而这种学习跟借鉴是建立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的,以此来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

  《浅析动画形象具备的特点》作者:彭小涛

  《产业巨轮的文化历程:日本动画产业现状分析》作者:支菲娜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