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文史论文 > 正文

探讨辛亥革命中谢彬对衡州光复中的作用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0-05-19 08:18人气:
摘要:谢彬青年时期, 坚定不移地追随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 以百折不挠的革命毅力同旧势力作坚决斗争, 为推翻腐朽的满清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做出了杰出贡献。文章讲述了谢彬在衡州光复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剖析了他不平凡的求学、革命历程:童年时深受王船山、梁启超等人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 少年接受的是新思想、新知识的洗礼和熏陶, 青年时在新式学堂培养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忧国安民情怀、勇于拼搏的精神, 这些都为他日后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献身民族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而为了解谢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辛亥革命; 谢彬; 衡阳光复;
 
  我国近代着名的爱国学者 (刘大年于1987年为谢彬夫妇墓碑题字:“爱国学者谢彬夫妇之墓”) 、民主革命活动家、杰出的着作家、杰出的边疆史地学家谢彬 (1887—1948) , 字兰桂, 号晓钟, 原名谢作法, 湖南省衡阳县金兰寺镇石坳乡龙溪村人。谢彬的曾祖父谢良佑, 是一个朴实勤劳的农民, 性格刚强, 正直公道。祖父谢原琢, “能明大义, 稍长更通晓大事理, 守正不阿, 有乃父风”[1]36。父亲谢并茂, 虽没有读书, 但颇有才干, 其“性淳厚, 接物以诚, 励善嫉恶, 不为势力所束”[1]83。谢彬小时候热爱劳动, 勤俭节约。目睹官吏横征暴敛和敲诈勒索, 他对农民的疾苦深表同情。社会情景的刺激, 家庭教育的影响, 使谢彬在青少年时代就能艰苦自勉、奋发进取、忧国安民, 敢于与旧势力做斗争, 这为谢彬成为爱国学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时代背景
 
  在《新疆游记序》文中孙中山先生亲笔撰文赞其“如谢君者, 诚如古人所谓大丈夫哉, 亦吾所钦为有志之士也”, [2]1这是国父对谢彬爱国与革命人生的高度肯定。纵观他的一生多处在多灾多难、外侵内腐的屈辱时代, 故其一生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一生。从鸦片战争后,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的条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中国实行残酷血腥的侵略和掠夺, 正如近代史学家丁士源先生所云:“十九世纪之末, 世界病夫有二:一为跨欧亚非三洲之土耳其;一则为亚洲之中国。土耳其因回教关系, 欧洲列强, 尚不敢大肆侵略……亚洲之中国, 自《马关条约》后, 北京政府痛于割地赔款……”。[3]279可见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 经历的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出现了大规模大强度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动荡。“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被迫纳入到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现代性的进程当中。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 使得原有的体制系统渐崩坏;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 更令中国民众存在着亡国灭种的危机。”[4]275从而造成了当时“四夷交侵, 国势芨危, 瓜分之祸迫在眉睫”[5]241以及“中朝因政治之不良, 内乱时哄, 外诲日亟, 各处屡起变乱, 勃发而不能遏”[3]301的局面, 目睹清朝政府“完全服了外”, 成为“洋人的朝廷”, 谢彬深感忧虑和痛恶, 面对清廷腐败、列强入侵, 他决心发奋读书, 寻找真理, 救亡图存。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 新式教学和留学热潮的兴起, 中国出现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他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危亡的严重, 深受人民革命斗争的激励, 决心冲破改良图新的羁绊, 组织以反清为宗旨的革命团体。1905年8月,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谢彬毅然选择投身于国民革命之中。当年, 年仅18岁的谢彬加入了该组织, 可以说这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转折点, 从此, 谢彬追随中山先生, 拥护三民主义, 由改良主义开始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路, “知非颠覆满洲, 无由改造中国, 乃奋然而起, 为国民前驱, 激动不已”。[6]221在辛亥革命时期, 谢彬积极投身于当时全国的反清革命浪潮之中, 对于自己的家乡—衡州的反清斗争和光复更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衡州光复
 
  湖南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衡州 (现湖南省衡阳市) 在全国是较早燃起革命烈火的地区之一, 也是湘南地区早期革命活动的大本营。衡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历来为湘南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商业中心。但是从鸦片战争之后, 衡州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当时的《湘报》就详细的描述了列强入侵后的惨状:“岁余以来, 南北五陷五复, 往来十荡十决。战火所及, 血肉横飞;戎马一经, 闾里皆墟, 商业凋残, 士民流离, 田园荒芜, 学校蔓草。”其惨状不忍目睹……特别是1908年至1911年四年间, 几乎每年都要出现一起重大的群体事件。如1908年由于衡阳、清泉两县当局改门税为落地厘金, 增加税负10倍, 引起了商民罢市抗议;1910年春, 加上1909年水旱灾害的影响衡州物价飞涨, 斗米升珠, 发生了灾民吃大户的事件;1911年夏季衡州又发生大火, 灾民衣食无着, 造成数千灾民冲击官府……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预示着革命的狂风骤雨即将来临。《大公报》记载了当时衡州灾民“……出无遮体之衣, 夜宿无处, 生存无望, 生活在极度的水深火热之中”, 同时《湘报》中也载:“长、衡等府, 被洪、旱较甚, 地方久已咽糠茹草, 至有饿毖及自尽者……”加上清末发生的衡州教案, 同盟会总部针对当时湖南地区民不聊生的情状, 在清光绪32年 (公元1906年) 夏, 黄兴委派同盟会员蔡绍南、刘道一 (湖南衡山县人, 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 1906年初被派回国, 负责组织中部地区武装起义, 后在长沙被捕英勇就义, 是同盟会为革命捐躯第一人) 等回湘“运动新军, 重振会党”, 积极组织, 准备进行武装暴动。刘道一亲自前往衡山进行联络, 策动暴动。消息传到衡州, 正在衡州府清泉高等小学堂念书的谢彬闻讯后, 立即赶到衡山, 以同盟会员的身份参加了由颜铸斋、刘道一、黎尚雯等领导的衡山武装起义, 高举“灭满兴汉、推翻帝制”[1]15的旗帜。谢彬在衡山武装暴动中, 全身心投入, 奔走呼号, 大力宣传, 出力不少。虽然最终由于力量单薄起义失败了, 但是这次革命活动, 正是他一生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 也是其从关心国事而成为着名的爱国主义学者的起点。谢彬针对衡山起义和1907年萍、浏、醴武装起义的失败进行了认真总结。与此同时, 他又用另外一种斗争方式———文斗, 他经常撰写文章, 用犀利的笔锋历数满清政府丧权辱国、残酷欺压人民的罪行, 大力宣扬民主革命思想和民族大义。
 
  清宣统三年 (公元1911年) , 全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 特别是四川的保路运动和广州武装起义大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谢彬也恰在这一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衡州府中学堂”[1]213。1911年10月10日夜, 湖北革命党人迫于当时的严峻形势, 蒋翊武、熊秉坤等抓住时机首举义旗, 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并在10月13日先后光复了武昌、汉阳、汉口三镇。武昌起义的成功, 迅速推动了全国各地群众革命热情的高涨, 湖南积极响应武昌起义, 后被称之为“首应之省”。1911年10月22日, 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领导会党和部分新军发动了武装起义, 攻入长沙城, 湖南巡抚余诚格见势不妙, 仓皇出逃。长沙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衡州后, 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当时的革命形势正如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所述“血钟一鸣, 义旗四起, 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虽编制或不一, 号令或不齐, 而目的所在则无不同……”“是时衡岳以南, 伏莽遍地, 各属哥老会党, 风起云涌, 招摇乡市, 皆曰:焦大哥作都督, 今日吾洪家天下矣”[7]71, 此时衡州地区的同盟会员和革命志士纷纷活动, 四处联络, 奔走相传, 促使广大群众斗志昂扬。其实, 早在1910年底受同盟会南方支部派遣, 刘崧衡、颜炳昆二人回衡州发动革命, 衡州籍同盟会员谢彬、王琪、刘恩浦、王毓祥等积极响应、精心组织, 准备在衡州进行反清武装起义。谢彬等为筹划起义, 四处奔走联系, 积极组织, 同时推举刘恩浦为首, 与焦达峰派遣的革命党人周果一进行联络等, 并且“发动衡州地区的哥老会一道参加游行示威和武装起义, 谢彬被众人推举负责起草相关的文告, 通电全国” (屈子健:《辛亥革命衡阳光复经过》一文云:辛亥九日, 刘恩浦在衡阳发动起义“当推南师学生谢晓钟负责发电之贵”, 这里所说的发电, 即为起草衡阳起义文告……载1978年文史资料研究会编印的《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 , 起义文告的内容包括示威游行的口号, 武装起义的檄文等。谢彬撰写的檄文字字句句慷慨激昂, 痛斥满清专制统治的腐败罪行, 鼓舞群众奋起反抗。经刘恩普、周果一、谢彬等商议决定1911年10月30日上午, 由刘恩浦家———草桥筷子洲出发入城游行示威。这一天, 参入到游行队伍的有同盟会员、哥老会成员、青年学生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大约三、四百人, 在筷子洲坪集合, 每人手中拿着一面小白旗, 刘恩浦、谢彬、王祺、王毓祥等带领游行队伍整齐地行进到衡州城内, 沿途不断有学生和市民加入。谢彬在游行示威的过程中始终与群众并肩战斗, 沿途他带头高呼“兴汉灭满”“推翻满清王朝”“实现五族共和” (摘自中国衡阳新闻网2011年11月:谢彬—衡阳辛亥人物) 等革命口号, 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张。他与游行群众一道同前来镇压的清朝驻衡州的军警进行英勇搏斗, 手臂负伤仍坚持战斗到底。为了配合行动, 数百名各行各业的工人、贫苦农民等在衡州籍同盟会员周果一等人的统一领导下, 于10月30日举行武装起义, 同满清封建残余势力进行最后的斗争, 数万民众集聚衡州府衙, 捣毁府县衙门, “迫使衡州知府禄显弃官潜逃, 道台胡坤、衡阳知县喻卓如与清泉知县等地方官吏四处躲藏, 衡州境内其余各县继衡、清之举, 逐去知县及一切官吏, 起义人员杀了当地的狱官和狱卒, 释放狱中会党成员, 镇压了地保团总, 府、县各地的典当、厘金局也相继被捣毁, 从而结束了满清王朝在衡州的统治”。 (屈子健:《辛亥革命衡阳光复经过》载1978年文史资料研究会编印的《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 其时, 衡州府城一片沸腾, 街道两旁, 都悬挂了白旗响应起义, 老百姓从四面八方闻讯而来拍手称快, 欢庆起义成功。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为了庆贺衡州起义的成功, 人群似潮水般涌向雁峰寺的前坪, 湖南南路师范学堂、衡州府中学、衡清中学堂等学堂也闻风而动, 积极参加, 群情激昂。“刘恩浦、谢彬等登上雁峰寺前坪戏台发表慷慨激情的演说, 痛陈满清王朝的腐败, 号召大家同舟共济, 再接再厉, 彻底地推翻满清破败的大厦建立民主共和, 同时也庄严地宣告衡州府城光复, 建立了革命政权” (摘自1992年10月30日《衡阳日报》第3版:“衡阳历史上的今天·衡阳光复”) 。谢彬在衡州光复后应孙中山先生之邀离开衡州抵达南京, 参与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的筹备事宜 (后被任命为中央财政部特派员, 赴新疆及阿尔泰地区考察财政问题) 。谢彬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欢欣鼓舞, 并对自己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主要指衡州光复) 感到无比自豪, “以止辛亥, 然后显覆满洲之举, 始告厥成”。[6]222另在《新疆游记》中亦云:“辛亥之秋, 滞留沪上, 见俄党人, 无不羡慕我成功之速, 而自怼其无能。”[8]12
 
  三、历史意义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不仅是一场反满革命, 而且是20世纪初席卷整个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 它是亚洲觉醒的标志之一。”[9]425美国着名的远东问题专家阿瑟·贾德森·布朗博士称:“辛亥革命不仅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大变革之一, 也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4]269谢彬的一生, 贯穿着爱国主义的思想红线。在由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道路上, 他为实现救国安民的抱负, 一边从事政治活动, 一边博览群书, 潜心着述, 最终成为卓有成效的爱国学者。周恩来评价谢彬说:“这个人是个宝贝, 他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历史、地理、文化、教育都是专家, 是位博学多才的人, 是一本活字典。”衡州光复虽然只是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中的一朵浪花, 但其意义极为巨大。谢彬在衡州光复中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从而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革命者。从他在衡州光复中发挥的作用来看, 可以看出他不平凡的求学、革命历程:他童年时深受王船山、梁启超等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 少年时在仿照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的清泉高等小学堂, 接受的是新思想、新知识, 青年时在新式学堂—衡州府中学培养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忧国安民情怀、勇于拼搏的精神, 这些都为其以后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着书立说、献身民族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之, 谢彬和英雄的衡州人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的革命斗争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在辛亥革命和衡州光复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奉献精神将永远载入史册, 并且将永远成为激励我们奋发前进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谭崇恩, 杨昌泰.谢彬传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2]孙中山.新疆游记:序一[M].上海:中华书局, 1923.
  [3]丁士源.梅楞章京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4] (美) 阿瑟·贾德森·布朗.辛亥革命[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1.
  [5]林增平, 范忠程.湖南近现代史[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 1991.
  [6]谢彬.民国政党史[M].上海:上海学术研究总会出版, 1925.
  [7]子虚子.湘事记:湖南反正追记[M].广州:广州文史, 1994年第4辑.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