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正文

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0-12-03 08:33人气:
  摘    要: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重症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回抽胃液评估胃残余量指导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进行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指导下的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各项营养指标及耐受肠内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与调整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血浆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耐受肠内营养率高于对照组,且中断喂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应用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指导肠内营养,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肠内营养指标及肠内营养耐受,减少中断喂养情况发生,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关键词:
  
  床旁超声 胃残余量 神经内科 重症 肠内营养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危急等特点,通常患者在历经休克、感染或重创等应激后,会出现胃肠道黏膜结构功能改变,造成肠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的可能[1-2]。其中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会对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构成极大影响。有研究指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减少肺炎等并发症出现。但以往根据经验为患者计算所需能量实行肠内营养治疗,发生肠内营养过剩或不足的情况较多,极易引起误吸、反流等情况,最终造成肺炎出现;而营养过少患者无法获取所需热量,对其预后恢复的影响也是极大的[3]。因此,对重症患者施行胃残余量评估至关重要。因此,选取本院神经内科50例重症患者,分别施行常规回抽胃液与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观察两组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建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重症患者50例。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入住ICU 48 h内接受治疗;不存在肠内营养治疗禁忌证。排除标准:存在既往胃肠道手术史;胃肠肿瘤;入住ICU前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进行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指导下肠内营养治疗。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遵循医嘱完成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及X线片等常规检查。结合患者营养状态实行肠内营养治疗干预。采用床旁B超动态对患者的胃动力与胃排空情况进行详细观察,每次间隔4 h检查。若超声检查胃动力正常,不存在胃排空障碍,可根据计划施行喂养。若超声检查胃动力较弱,胃排空速度缓慢,需适当减缓肠内营养供给速度。若超声检查超过3次显示患者胃动力较弱,存在胃排空障碍,则表明患者难以耐受肠内营养,及时告知医师后变更营养支持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回抽胃液与肠内营养。选用50 mL的常规注射器评估患者胃内的残余量,每4小时间隔检查,若胃内残余量超过200 mL,则继续计划喂养;若胃内残余量低于200 mL,则适当减缓肠内营养供给速度;若胃内残余量高于500 mL立即停止喂养。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泻、吸入性肺炎、咳呛及食物反流等。(2)比较两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调整肠内营养时间及血浆总蛋白水平。肠内营养达标即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至超过80%肠内营养目标;调整肠内营养时间即接受肠内营养治疗3 d内,护理人员调整营养支持时间,血浆总蛋白水平正常标准60~80 g/L。(3)两组耐受肠内营养率及中断喂养发生率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1~74岁,平均(56.39±4.55)岁;BMI 17~26 kg/m2,平均(22.1±2.3)kg/m2。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2~72岁,平均(55.95±5.02)岁;BMI 18~24 kg/m2,平均(21.9±2.4)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4 1,P=0.016 9),见表1。
  
  2.3 两组各营养指标比较
  
  观察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与调整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血浆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耐受肠内营养率与中断喂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耐受肠内营养率高于对照组,且中断喂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耐受肠内营养率与中断喂养发生率比较 导出到EXCEL
  
  例(%)
  
  组别 耐受肠内营养 中断喂养
  
  观察组(n=25) 22(88.0) 3(12.0)
  
  对照组(n=25) 14(56.0) 11(44.0)
  
  χ2值 4.861 1 4.861 1
  
  P值 0.027 4 0.027 4
  
  3 讨论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均具有病情重、合并吞咽、昏迷、咳嗽反射功能减弱等特点,且伴有胃排空速度缓慢,对该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极易发生胃内液体潴留,造成食物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4-5]。因此,对重症患者施行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利用床旁超声实时评估胃残余量对治疗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因胃动力减弱、输注的营养液每次都有部分残余在胃内,是造成胃潴留的主要原因,患者长期处于胃潴留状态下,不仅会对肠内营养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同时还会诱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6-7]。
  
  超声评估法具有简便、无创性等优势,患者接受检查不会对其生理状态造成任何影响,且能在大部分患者的主观意识中有较高的接受程度,超声检测不仅避免其他方式存在的缺陷,同时有利于患者在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进行实时评估指导,将患者胃排空情况如实客观地反映出来,医师则结合评估结果及时优化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合理化,提高疾病康复效率[8-9]。本研究结果指出,接受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指导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患者。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指导肠内营养治疗,能充分保障治疗的科学性,防止因喂养量过多造成误吸的情况[10]。通过超声监测能够让医师对患者胃动力情况随时判断,提供合理、可靠的指导建议。在首次进行超声评估时,患者的肠内营养起始幅度较高,能够有效减少肠内营养达到的最大喂养速度用时,对预防并发症有积极作用,且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11-13]。本研究结果指出,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指导肠内营养的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与调整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常规干预患者,且血浆总蛋白水平高于常规干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患者的中断喂养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患者,耐受肠内营养率则高于常规干预者。原因分析如下:对照组接受的常规注射器抽吸胃液,虽然能够对胃内残余量及时判断,但存在胃管位置与患者体位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判断是否有胃潴留现象[14-15]。施行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该措施不具无创性,安全性极高,在符合患者生理状态的条件下,操作简便,能够重复操作。除此以外,超声能够实时监测患者胃内残余量,经检测结果为医师诊疗、护理人员调整喂食速度提供可靠依据[16-17]。在为患者进行鼻饲前均需检查胃残余量,若胃残余量>100 mL需结合实际情况减慢喂养速度,调整喂养量,并制定针对性的肠内营养干预措施,在提高患者耐受肠内营养率的同时,可防止喂养时间增加,预见性地做好防止并发症工作,提供临床护理工作可靠、合理的建议[18-19]。
  
  但值得注意的是,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测胃肠道功能时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例如存在上腹部手术史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测时会因切口敷料或腹带等因素,对探头平面扫查有一定影响,造成检测准确性降低[20];超声检查还会造成切口压痛,患者会主观感受痛苦;另外,部分重症患者伴有腹腔胀气,当腹腔内有较多积气也会对超声检测有影响,成像图会因气体干扰形成图像质量不清晰,也可能出现显示模糊,无法测量等问题。患者的运动呼吸频率也对连续性观察胃肠蠕动、胃窦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医师的操作技术差错也对结果有影响,因此需要选定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在当下影像学技术超前发展的背景下,ICU病房已逐步扩大了超声技术的使用范围,由于超声检查具有重复操作、无创性、可移动性、快速获取结果等诸多优势,在重症疾病诊断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优势。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施行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指导肠内营养质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浆总蛋白水平、耐受肠内营养率,还可减少中断喂养发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与肠内营养治疗时间,对预后恢复有显著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国庆,宋秀银,郭彦萍.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123-126.
  
  [2]罗莉,郑伟,张悦萌.胃肠电图评价ICU内肠内营养患者胃肠动力水平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3):402-405.
  
  [3]叶齐威.实施肠内营养耐受评估标准化流程管理对气管切开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4):7-8.
  
  [4]常丽娟.腹内压监测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评估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0,44(1):17-18.
  
  [5]张培根,尹良珏,卢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4):102-104.
  
  [6]陈伟花.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指导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6):159-162.
  
  [7]Trollip A,Lindeback R,Banerjee K.Parental Perspectives on Blenderized Tube Feeds for Children Requiring Supplemental Nutrition[J].Nutr Clin Pract,2020,35(3):471-478.
  
  [8]刘洋.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及预后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9):120.
  
  [9]Mundi M S,Velapati S,Kuchkuntla A R,et al.Reduction in Healthcare Utilization With Transition to Peptide-Based Diets in Intolerant Home Enteral Nutrition Patients[J].Nutr Clin Pract,2020,35(3):487-494.
  
  [10]蔡石凤,谭萍,尤久红,等.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39-41.
  
  [11]卞丽芳,施晓兰,李琰,等.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流程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9,18(4):62-65.
  
  [12]陈宁,傅伟达,胡旻雷.超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11):1448-1450.
  
  [13]张静智,李欣晴,周凡,等.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价值[J].现代医院,2019,19(10):1540-1542.
  
  [14]朱瑞,徐凤玲,汪璐璐,等.喂养不耐受风险评估表评估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的有效性[J].广东医学,2019,40(20):2902-2906.
  
  [15]江小香,郜萍,柯秋亭.肠内营养耐受评估标准化流程管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3):175-177.
  
  [16]陈娅琼,王一婷.幽门后喂养方式应用于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肠内营养耐受性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1):61-64.
  
  [17]刘旻,潘慧斌,嵇朝晖,等.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智能化管理软件对AECOPD无创辅助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效果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6):497-500.
  
  [18]王晓辉,崔立红,闫志辉,等.经胃管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9,28(6):685-688.
  
  [19]张春霞.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1-5.
  
  [20]孙丽娟,薛森海,闫凤,等.预消化的肠内营养对ICU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0):1883-1888.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