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省心的选择!—— 无忧期刊网
帮助中心
期刊发表
您的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农业论文 > 正文

远洋渔业合作现况及建议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0-09-04 08:56人气: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民对水产品的需求也逐步增加,由于资源衰退,近海渔业资源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因此亟需加强深海和外海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渔业生产力布局,调整海洋发展战略。我国远洋渔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突飞猛进,坚实的经济基础、较高的生产力、相对先进的渔政管理经验使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具有一定竞争优势。非洲作为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起始点”,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由于资金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缺乏管理经验等,导致其渔业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因此中非双方在渔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好的互补性。通过远洋渔业的合作,双方可以共享发展成果,既能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也能疏解我国过剩的海洋捕捞能力,配合伏季休渔制度缓解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压力。
 
一、安哥拉渔业产业现状
 
(一)安哥拉渔业资源现状
 
安哥拉海岸线全长约1650公里,海域位于本格拉寒流和几内亚暖流交汇处。安哥拉拥有本格拉渔场和几内亚渔场,渔场作业条件好,平均水温25℃,饵料丰富,适宜鱼类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安哥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多为大陆架,水深100m,适合拖网渔船全年作业。本格拉沿海、纳米贝沿海和罗安达沿海是安哥拉主要生产作业海域,以纳米贝沿海地区为主的南部捕鱼区是迄今为止安哥拉渔业产量最高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竹荚鱼、沙丁鱼、金枪鱼和无须鳕等一系列底栖物种,从罗安达延伸到卡宾达的北部捕鱼区以竹荚鱼和沙丁鱼为主还拥有较小比例的其它底栖物种。此外安哥拉国内有多条河流,拥有高价值的淡水物种如罗非鱼、鲶鱼和罗氏沼虾等。
 
(二)安哥拉渔业生产现状
 
渔业产业是安哥拉重要的经济产业,对安哥拉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有重要的影响。2016年安哥拉全国捕捞渔业产量约为48.65万吨,其中1.81万吨来自内陆水域,2017年捕捞渔业总产量为53.18万吨,其中2.36万吨来自内陆水域,2018年捕捞渔业总产量44.23万吨,其中2.9万吨来自内陆水域。安哥拉近年来也开始着力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养殖主体主要为小型企业,主要养殖罗非鱼和当地鲇鱼鱼种等,但产量不高,供当地消费,无养殖产品出口,对国内经济作用也很小,2016年养殖产量约为655吨,2017年养殖产量约为1339吨,2018年养殖产量约为1752吨。安哥拉国内捕捞业工业化程度较低,小型渔船捕捞以及手工捕鱼占比很高,大型及机械化渔船仍然缺乏。2016年,安哥拉渔船数量为9392艘,非机动渔船及总长12米以下的小型船共3785艘,另有270艘总长超过24米甲板船。2017年,安哥拉渔船数量为9100艘,其中机动渔船数量3585艘,非机动渔船数量5515艘,非机动渔船占比依旧很大。
 
(三)安哥拉渔业管理现状
 
安哥拉的渔业及渔政主要管理部门为渔业部,该部门通过颁布渔业管理政策和措施,管理和规范渔业生产活动。1990年,安哥拉成立了渔业管理委员会(CAP),目的是促进私营部门和捕捞社区参与决策管理,讨论分析捕捞配额和船舶分配、禁渔规模和期限、资本资源开发状况和管理措施等问题。根据安哥拉《水生生物资源法》,在安哥拉水域内,只允许安哥拉国内企业或合资企业进行捕捞活动,因目前安哥拉政府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健全,入渔条件和门槛相对较低,外国渔船通过与当地知名的渔业公司合作,缴纳相应的入渔费即可获得捕捞配额入渔生产。目前除我国外,还有日本、韩国、尼日利亚、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在安哥拉水域通过合资的形式进行捕捞作业。安哥拉政府对进入安哥拉水域船只数量和吨位有限制,规定每年进入安哥拉海域的捕虾渔船不超过22艘,拖网、底延绳钓、定制刺网船总捕捞量每月不超过4200吨。安哥拉主要渔业法规如表1所示。
 
(四)中安渔业合作现状
 
目前在安格拉进行捕捞作业的国家主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尼日利亚、俄罗斯、西班牙和纳米比亚等。我国目前在安哥拉发展的渔业公司包括光大渔业公司、浙江岱山县广源渔业有限公司、辽宁大平渔业公司、大连雁鸣渔业公司、福海大西洋渔业公司等。中国渔业公司在安哥拉生产经营项目不仅包括安哥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捕捞,有的还在安哥拉建立并经营远洋渔业基地,业务范围包括远洋捕捞、船舶修理和维护、海鱼加工和冷藏储运、鱼粉加工和出口等。中国公司在当地聘用大量员工,并与安哥拉国内的渔业学院联合对其员工进行培训,传授当地员工渔业技术,提高当地员工技术水平,直接和间接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并通过参与和资助医疗与教育事业,在安哥拉建立了合作共赢的形象。
 
二、中安渔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当地捕捞政策风险
 
包括安哥拉在内的很多非洲国家文化和制度都深受欧洲影响,随着安哥拉经济和工业水平的发展,当地渔业法规和制度也趋于完善,环境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粗放型的渔业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难适应当地愈加严格的法律制度。安哥拉近年来组织了多次整治执法专项行动,如2018年的“营救行动”、2019年的“透明行动”等,其中包含针对非法捕鱼和破坏海洋环境的执法内容,在行动中有多艘外国远洋渔船由于违规出海、使用违禁网具捕捞等原因被扣留。可以预见在安渔业捕捞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执法形势与随时可能变化的捕捞政策。
 
(二)渔业产业链不健全,渔获物销售渠道不畅通
 
安哥拉国内渔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链不健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安哥拉国内缺少大型捕捞船停靠港口,且现有港口相应配套设施落后,缺少渔船零配件维修生产、网具维修生产、渔船燃油及生活用品补给等相应设施和工人,极大限制了机械化捕捞船队的开发和发展。二是初加工工艺落后和冷链物流发展落后,安哥拉国内道路环境较差,从渔港运向内陆的运输难度较高,缺乏冷藏和仓储能力,全国范围内的水产品物流和销售体系还未建立,极大地增加了我国企业在安哥拉国内销售水产品的难度。售往日本和欧美国家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但由于当地鱼品处理工艺水平以及卫生标准较低、渔船水产品加工处理区域卫生不达标等原因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中国渔船捕捞的水产品很难进入欧美市场。
 
(三)国际公约制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公约颁布,世界各国开始注重海洋资源的养护和管理,制订了多个国际性海洋渔业法规和有利于各国自身利益的渔业制度,国际渔业管理进入全面管理时代。当前世界各地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壁垒措施更加严格,有关国家和地区对生产和运输渔船、船上设备设施、产品规格质量采取更加严格的检验标准和检查手段。目前安哥拉加入了中东部大西洋渔业委员会、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委员会、跨大西洋非洲国家之间渔业合作部长级会议、几内亚湾渔业区域委员会和东南大西洋渔业组织等区域性渔业机构,在安哥拉水域内遵守不断增加的国际渔业公约越来越重要,目前与远洋渔业有关的国际渔业公约、协定或决议如表2所示。
 
三、中安渔业合作建议
 
(一)提升装备水平,加强策略应对
 
我国是造船大国,但高附加值的渔船建造较少,船舶工业先进的设计、建造技术未能惠及远洋渔船。我们需要从技术上推进远洋渔船装备的发展,大力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型,加快渔船装备的自主研发,重点研制大型拖网渔船、金枪鱼延绳钓船、鱿鱼钓船等高技术渔船,提高我国远洋渔业装备水平。在建设捕捞船队过程中,重点关注渔捞方式规划,鼓励悬臂拖网、延绳钓等捕捞方式,限制地步拖网、灯光围网等对生态破坏严重的作业方式,减少对渔业资源及环境的破坏,规避远洋渔业合作中的政策风险。同时应重点研究并且遵循包括安哥拉在内的各个国家相关渔业捕捞法律法规,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做好相关科研院所和远洋企业的技术力量整合,为远洋渔业合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鼓励开展相关产业建设经营
 
建议在安哥拉建设以渔港为中心的远洋渔业基地及相关设施,如建立可提供船舶修理、燃油和船机电配件等物料物资补给、渔船应急维修等服务的功能性作业基地,为远洋渔船提供修理补给等服务。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完成后,也可以该基地为中转地,为在拉美、南太平洋等地作业的我国远洋渔船提供停靠补给服务。建设基地既符合安哥拉渔业捕捞产业化、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拓展我国在安哥拉及非洲的渔业合作空间。还可以在当地渔港建设包括超低温冷库及超低温金枪鱼深加工车间等功能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将当地的渔获物直接进行加工生产,降低由于当地运输不便导致的产品损耗,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可在此基础上推进安哥拉全国水产品物流网络的建设。
 
(三)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
 
为提升我国远洋捕捞水产品质量,拓展日本及欧美销售市场,建议从标准层面提高我国渔船储藏渔获物和初步加工的操作技术。提高捕捞物操作标准,如加工设备的金属材料选型、鱼舱的表面处理、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布设、冷藏设备选用及质量保证等,鼓励建造具有高规格水产品加工区和冷藏渔舱的渔船,提高我国在安哥拉捕捞渔获物的产品价值,整体提升我国水产品品牌效应。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蛋白质需求巨大,是优质水产品的大市场,通过加大市场策划和宣传力度,开拓国内高端水产品市场,开拓由非洲运回国内市场的销售渠道,也可有效降低由于市场波动给我国在安哥拉及其他非洲国家的远洋渔业公司带来的市场风险。
 
(四)推进水产养殖业发展
 
安哥拉国内对水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鱼类占安哥拉肉类消费的25%以上,但截至2018年当地水产养殖产量仍不足捕捞产量的0.5%,大量水产品依赖进口。因此,建议在当地合作建设海水养殖基地、淡水养殖基地、水产育种基地等设施,并配合发展饲料等产业,推动当地水产养殖业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安哥拉国内水产品需求缺口,也可增加当地就业,促进中安渔业合作多元化,更好的惠及两国人民。
 
(五)加强国际渔业公约的跟踪和应对
 
我国应认真研究和分析国际海洋法公约和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实施后的国际渔业新形势,制订符合中国发展需求的远洋渔业发展规划。密切跟踪渔船相关的其他国际公约,使渔船标准与国际接轨,广泛收集渔船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将其中适合我国的标准转化为我国渔船标准。推进我国远洋渔船整体升级换代,推动我国渔船船队向现代化发展,促进我国渔船技术、设备水平和船员素质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远洋渔业安全水平,保证远洋捕捞渔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作者:段若衡 李梦阳

在线客服:

无忧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专业发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