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伏发电的农业大棚环境检测系统
摘 要: 农业大棚由于地处偏僻,供电距离较远而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因此如何提高农业大棚的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有待研究。将采用光伏发电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农业检测系统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农业大棚的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从而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能够全面地...
类别:农艺学论文
01-09
|
湖北省坡耕地现状分析及宜耕性评价
摘 要: 坡耕地是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侵蚀的策源地和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为探究湖北省坡耕地资源现状及其宜耕性,利用GIS技术,构建了湖北省坡耕地的坡度、土壤侵蚀、土壤剖面构型和理化特性等数据库,筛选耕地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
类别: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12-08
|
寿宁县甘薯氮肥施用总量控制试验初报
摘 要: 为探究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连续3年在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大安乡大安村的同一地块上进行了氮肥施用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施用水平相同时,科学施用氮肥,可有效提高甘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将甘薯产量和氮肥用...
类别:农艺学论文
12-06
|
榆林市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有利因素分析
摘 要: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从实际出发,分析榆林市在土壤资源、光照资源、耕地后备资源、群众配合程度和推进措施等五个方面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有利因素,并就...
类别: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11-17
|
聚磷酸铵金属离子螯合肥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聚磷酸铵是一种含氮和磷的聚磷酸盐,可以螯合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减少中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固定。聚磷酸铵螯合中微量金属离子制成螯合肥,能够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介绍了聚磷酸铵金属离子螯合肥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促进我国新型肥料领...
类别:农艺学论文
10-31
|
农业信息工程技术在豆科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摘 要: 目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背景下,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可以有效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豆科作物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能有效利用农业信息工程,导致产业化发展存在困境。该文从农业信息工程技术在豆科作物生...
类别: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10-28
|
基于农场尺度的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摘 要: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地统计学原理,使用软件ArcGIS 10.0地统计分析模块研究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盐分含量和pH值等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情况,并采用空间局部插值...
类别:农艺学论文
10-19
|
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
摘 要: [目的]为了系统地分析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农业资源台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农业资源遥感监测数据源与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判了当前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结果]农业资源台账的...
类别: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09-23
|
南疆农田土壤全氮含量的中红外光谱反演模型
摘 要: 快速准确监测农田土壤全氮含量,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诊断与评价工作的效率。传统测定土壤全氮的方法存在耗时费力、成本高、环境污染等缺点,而基于光谱学原理的土壤全氮定量方法克服了传统测量的劣势。中红外(MIR)光谱相较于可见光-近红外(VNIR)光谱...
类别: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09-06
|
不同灌溉水平下陇东冬小麦干旱脆弱性评估
摘 要: 利用DSSAT-CERES-小麦模型模拟了陇东地区1961-2020年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通过构建干旱频率、干旱损失和灌溉水平之间的干旱脆弱性曲线,对陇东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干旱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近60年陇东冬小麦生育期同时发生高强...
类别:农艺学论文
09-01
|